“汽车人,变形,出发”,80后小的时候看动画片《变形金刚》,都会蹲守在一台黑白电视机面前。
长大后才知道,那时候看的是叫crt电视。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很多人的童年里都离不开crt设备的身影,带给我们的快乐回忆永远都在。如今大部分00后的客厅生活,要么被智能手机、ipad占据,要么看着50寸的led平板电视。
本期,我们就来盘点那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客厅大屏变迁史。
crt电视
1958年,天津无线电子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取名“北京”;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也在天津诞生。
最开始的crt电视大多都是没有底座的,后来慢慢有了一些“连体底座”、“隐形底座”,因为crt电视内部元器件都比较庞大,特别是真空管和电子枪纵横跨度都比较大,导致电视机看上去很笨重,江湖人称“大头电视”,那么笨重的电视,一般都很少会有人去挪动它,所以底座做的越牢靠、结实越好。因为技术的原因,crt设备如果升级到32英寸,其体积已经非常的巨大,放在家里已经占据太多的空间。而现在led平板电视入门的尺寸都是32英寸。
其实常见的crt设备基本都维持在20英寸左右,crt电视的成像原理是靠电子枪轰击显像管上的磷粉产生图像,因此需要空间才能配置超大的电子枪。体积大能耗高可以说是这种设备的最大弊端。但是crt显示设备具有可视角度大、无坏点、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响应时间极短等优势。
不过优势虽然有,但是进入新千年之后,轻薄的显示技术开始出现,液晶、等离子等显示设备的价格逐渐下降,crt设备开始式微,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见到crt显示设备了。
等离子技术先进弊端也明显
说起等离子,70、80后一代估计还有很深的情节,自发光带来的惊艳视觉冲击让人过目不忘,哪怕这是一只电老虎并且寿命还不长,说白了,也就是烧屏。
等离子具有很多优势,作为自发光显示技术,起没有观看视角的问题,广视角浑然天成。这一点液晶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并且等离子的显示色彩以及画面拖影控制都具有更好的表现。在和液晶竞争的那些年,等离子一直被视为更高端的大屏显示设备,但是无奈最后还是被液晶淘汰了。
有人认为液晶淘汰等离子是“劣币驱逐良币”,其实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等离子屏幕由于技术的原因,是无法实现小屏幕显示的,其最小的产品,也都在30英寸左右。如今移动设备的年代,等离子显示技术是不能适应的。
并且等离子显示设备也一直做不到轻薄,无法应用在诸如手机或者平板这样的产品之中。试想一下,如果等离子仅仅守着电视一个市场,其他市场有液晶、oled等技术的围剿,其规模根本无法和液晶竞争,最后还是会因为成本高而淘汰。更别说直到等离子退出市场,起烧屏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液晶电视及oled时代,以占领者的姿态成为客厅王者
此处内容被隐藏,本帖后可见
超大屏幕终结者,激光投影和led投影pick下?
从crt时代到液晶和oled时代,显示技术、工艺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意识一直在进步。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小的边框存在。人们对电视屏幕的追求,一直随着科技发展与消费升级不断进化。
从体积巨大的crt设备,到轻薄的液晶设备,大家对产品消费趋势都是如此。
不过,屏幕尺寸的扩大使得液晶电视的价格呈指数级溢出,而受限于材料成本、良品率等各类因素,这种大尺寸超前产品无法大面积普及,目前基本停留在43-55寸之间。
传统灯泡投影因为产品本身安装、维护等问题,始终停留在商用层面。直到led智能投影和激光投影的出现。如今的激光电视可以投射100英寸以上的画面,支持4k分辨率,同时色彩表现也没有问题,并且激光电视也可以搭载智能系统。
不过激光投影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高昂的售价将普通家庭用户拒之门外,因为片源的缘故,4k分辨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1080p呈现。有人认为激光电视会淘汰液晶电视,成为中国人家庭显示的新霸主,但这还为时尚早。
因此,led智能投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都数既要大屏幕又要价格相对亲民的消费选择,在如今的技术水平下,分辨率和亮度都处于快速发展期,以主流的中高端led智能投影为例,1080p 800ansi亮度,能够满足95%的家庭用户的需求。
家用市场中led智能投影竞价成为必然趋势,以酷乐视r4s为例,售价3000便能够买到基础版本,而它的配置却堪称在同级别产品中非常优秀。
当然了,如今的led智能投影依然未成主流。
总结:
如今平板电视的发展已经进入鼎盛时期,也是后液晶技术和oled屏幕技术的新发展期,虽然电视依旧占据着家庭客厅的霸主地位,但是像激光投影和led智能投影,凭借着其傲人的超大屏幕和家庭影院的可搭配性,依旧成为了不少年轻用户和大屏用户的选择。
|